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95年,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主办。主要栏目有:神经影像学、头颈部影像学、胸部影像学、腹部影像学、骨骼肌内影像学、儿科影像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等.


首页>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6-5741
  • 国内刊号:31-17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5年第01期

异位ACTH综合征:岩下窦采血结合综合影像学的诊断价值

迟婧;宋琦;方文强;徐学勤;张华;吴志远;陈克敏;严福华

关键词:异位ACTH综合征, 岩下静脉采血, 神经内分泌肿瘤, 垂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
摘要:目的:分析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EAS)的影像学表现,比较胸腹部多层螺旋CT(MS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在病灶检出中的差异,评估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BIPSS)结合综合影像学对异位ACTH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根据临床症状、生化指标高度疑诊为EAS的病例,同时进行胸腹部MSCT及18F-FDG PET/CT检查,对照病理结果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统计不同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结果:20例经综合影像学方法结合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明确为异位ACTH综合征,其中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为2个病灶,13例为单发病灶.15个病灶位于纵隔9个(60%),肺部4个(26.67%),胰腺2个(13.33%);6个为圆形,2个为卵圆形,2个分叶状,5个形态不规则,直径0.6~7.0 cm,平均2.45 cm,均无钙化及出血;8个肿块境界清楚(8/15),11个肿块密度均匀(11/15),增强后9例呈轻度强化,4例呈中度强化,2例呈明显强化.病理结果显示14例为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为胸腺瘤A型.MSCT对EAS肿块定位诊断的阳性率为80% (16/20),18F-FDG PET/CT的阳性率为68.75% (11/16).结论:在异位ACTH综合征诊断中多种影像学的序贯检查非常重要,垂体MRI及BIPSS结合生化指标是异位ACTH综合征的定性诊断方法,胸腹部MSCT是肿瘤定位的首选方法,PET/CT是重要的补充手段,多种影像学方法结合可提高对异位内分泌肿瘤的检出率,有助于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