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95年,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主办。主要栏目有:神经影像学、头颈部影像学、胸部影像学、腹部影像学、骨骼肌内影像学、儿科影像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574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0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6-5741
  • 国内刊号:31-17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6年第3期文章
  • MRCP结合薄层扫描对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与B超比较)

    目的:通过与B超比较评价MRCP结合薄层扫描(简称MR)图像对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87例经手术或ERCP证实为胆管结石的患者,分别按结石部位和大小分组,对术前MR与B超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诊断胆管结石总准确率为93.1%(81/87),B超诊断总准确率为78.2%(68/8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χ2=7.89,P>0.05;按部位比较,MR与B超对左、右肝管结石诊断准确......

    作者:史丽静;田建明;宋利海;高荣辉 刊期: 2006- 03

  • 胰腺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分析胰腺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螺旋CT多期扫描的表现,提高CT对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的正确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薄层螺旋CT多期扫描资料.螺旋CT采用常规平扫和薄层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即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三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25s,70s和120s.结果:25例患者共检出26个病灶,位于胰头部10个病灶,胰颈部5个病灶,胰体部3个......

    作者:张蓓;汪登斌;宋琦;华群;缪飞;江浩;陈克敏 刊期: 2006- 03

  • 继发性肝脏淋巴瘤的CT诊断

    目的:提高对继发性肝脏淋巴瘤的CT表现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04年8月共7例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瘤,其中霍奇金淋巴瘤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所有病例在发病时或随访过程中肝脏出现占位性病变,治疗后肝脏病灶均有缩小或消失,以此推断淋巴瘤肝脏浸润.所有病例均经超声检查发现肝占位,进而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进一步明确.结果:在7例继发性肝淋巴瘤中,肝孤立性占位1例(14%),6......

    作者:丁建辉;彭卫军;周正荣;钟国民 刊期: 2006- 03

  • 胡桃夹综合征及其相关解剖的多层螺旋CT研究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研究正常人及胡桃夹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及其对左肾静脉形态的影响.材料和方法:使用16排多层螺旋CT,回顾性观察123例正常人及5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左肾静脉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的距离及明确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对左肾静脉形态的影响.结果:123例正常人中,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为60.9°±19.4°......

    作者:刘江涛;杨立;肖越勇 刊期: 2006- 03

  • MR影像学评价VEGF对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治疗时间窗

    目的:探讨MR影像学评价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家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治疗时间窗.材料和方法:采用兔大脑中动脉阻断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缺血2h再灌注损伤后0h、1h、3h、6h和12h应用微量进样器将VEGF立体定向导入梗死灶周,于再灌注72h,应用MR影像学、TTC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评价梗死体积、灶周缺血半暗带凋亡率、ADC值比率(ADCR),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结果:缺血再灌注0......

    作者:刘怀军;杨冀萍;张晖;黄勃源;李林芳;池琛 刊期: 2006- 03

  • 额叶外伤后早期数字工作记忆的fMRI研究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额叶外伤后,执行工作记忆任务时脑结构损伤与脑激活功能区的改变.材料和方法:对10例额叶外伤后早期患者(伤后平均31d,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0.1年)和12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男性7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6.9年)分别进行2位和4位数字的正反序工作记忆的实验,使用single-trial设计方法;GE3.0T磁共振机扫描、采集图像,运用AFNI软件......

    作者:刘军;耿道颖;马宁 刊期: 2006- 03

  • 脑梗死前期MR脑灌注成像和弥散成像诊断的研究

    目的:研究提高对脑梗死前期的诊断水平,减少脑梗死的发生.材料和方法:由于对比增强磁共振脑灌注成像在脑缺血诊断中具有较为敏感的特点,用此技术及弥散加权和常规MRI技术对18例脑缺血患者和2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脑梗死前期诊断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T1WI、T2WI、FLAIR、MRA、DWI和PWI六种MR成像技术中,仅有脑灌注成像可以检出脑梗死前期病例,余均不能检出.结论:脑梗死前期的MR灌注成......

    作者:杨裕华;史浩;朱翠玲 刊期: 2006- 03

  • 16层CT肺部筛查低剂量技术研究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扫描中剂量与体格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收集150例健康体检低剂量胸部CT,男性89例,女性61例.身高1.52~1.82m,平均1.66m,体重45~86kg,平均63.13kg.采用TOSHIBAAquilion16层CT自肺尖至肺底扫描.扫描参数:准直1mm,螺距15(0.938),FOV280~330mm,120kV,0.5s/Rot.重建层厚肺窗7mm,纵隔......

    作者:张军;肖湘生;刘士远;陶晓峰;于红;李惠民 刊期: 2006- 03

  • 螺旋CT薄层扫描对肺内孤立小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螺旋CT薄层扫描诊断肺内孤立小结节(sSPN)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2cmsSPN,其中恶性肿瘤31例,炎性结节及结核结节各20例,良性肿瘤9例,所有病例均行常规及薄层平扫加增强扫描,分析sSPN的CT征象.结果:螺旋CT薄层扫描能显示常规扫描不能显示的部分细小钙化、毛刺征、空泡征、棘状突起及脂肪等,对sSPN有较大鉴别诊断价值的CT征象是毛刺征、分叶征、空......

    作者:向东;罗天友;吴景全;袁书伟;史斌;吕发金 刊期: 2006- 03

  • 磁共振3D-FIESTA序列对L1~L5脊神经解剖的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3D-FIESTA序列显示腰骶脊神经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无脊柱或脊髓异常的健康受试者45例,年龄27~65岁.用GE1.5TMRI机做3D-FIESTA脊柱扫描,参数:TR=4.2~6.2ms,TE=2.0~3.0ms,TI=113~131,带宽=125.0kHz,层厚=1mm,重叠0.5mm扫描;矩阵=384×224.范围从T12至骶部.在AW4.0工作站上用MPVR方式重建脊神......

    作者:蹇朴;曾南林;蹇素;张小明 刊期: 20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