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95年,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主办。主要栏目有:神经影像学、头颈部影像学、胸部影像学、腹部影像学、骨骼肌内影像学、儿科影像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574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0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6-5741
  • 国内刊号:31-17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7年第3期文章
  • 弥散成像在肝细胞肝癌及TACE治疗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细胞肝癌(HCC)的应用及介入治疗前后监测肿瘤变化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1例确诊HCC进行屏气状态下多个弥散梯度因子(b值=200s/mm2、400s/mm2、600s/mm2、1000s/mm2、2000s/mm2)的弥散加权成像,选用自旋平面回波(SE-EPI)序列(TR/TE=2000/46.7-78.1ms,层厚:8mm,层距:2mm),对肿瘤层面......

    作者:吴斌;彭卫军;陈灏;刘鲁明;唐峰;李建奇;顾雅佳;杨天锡 刊期: 2007- 03

  • 胰腺损伤的MRI诊断

    目的:总结胰腺损伤的MR征象,评价MRI在胰腺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伴胰腺损伤患者的MRI表现.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4-52岁,平均33.60±15.34岁.MRI检查用GE1.5T超导全身磁共振机,相控阵列线圈,包括T1WI、T2WI及MRCP等序列.结果:胰腺损伤的MRI表现有:①胰腺肿大(2例);②胰腺断裂(4例);③主胰管断裂(4例);④胰......

    作者:徐晓雪;张小明;舒健;曾南林;翟昭华 刊期: 2007- 03

  •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机械性肠梗阻的螺旋CT诊断的优越性.材料和方法:搜集64例曾于术前做腹部CT检查并经手术或纤维结肠镜病理证实为结肠癌引起机械性肠梗阻病例,就以下CT及腹部平片表现进行分析:①梗阻近、远侧肠管表现;②梗阻部位改变;③并发症的CT征象.结果:64例肠梗阻中,判断肠梗阻的有无,CT检查诊断64例(100%),X线平片诊断60例(93.7%);肠梗阻病因的判断,CT诊断64例(100%)......

    作者:孙承;刘燕;汪登斌;陈克敏 刊期: 2007- 03

  • 婴幼儿脑白质发育的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分析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不同部位脑白质的各向异性.材料和方法:将26例正常婴幼儿(年龄4d至24个月)分为4组:第一组7例,小于6个月;第二组8例,6-12个月;第三组6例,12-18个月;第四组5例,18-24个月.均进行常规头颅MR和弥散张量成像,并测量不同部位脑白质的FA值和ADC值.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ADC值逐渐减低,FA值逐渐升高.不同组别大脑白质各部位的ADC值......

    作者:沈瑾;刘含秋;冯晓源 刊期: 2007- 03

  • 脊髓病变病人的脑脊液流动MRI研究

    目的:利用相位对比动力学MRI研究脊髓病变病人的脑脊液动力学.材料和方法:对脊椎侧凸病人20例,脊髓空洞症病人20例,Chiari畸形病人20例,脊髓肿瘤20例和无脊椎脊髓病变50例,采用Philips1.5T超导型磁共振常规MRI检查后,行磁共振Qflow序列检查.测量部位选择C2-3椎间盘横断面,将检测数据传到Easyvison后处理工作站计算出流速和流量,并通过软件模拟出脑脊液流动的波形.结......

    作者:李茗;张冰;周正扬;朱斌;俞海平 刊期: 2007- 03

  • 多发性硬化的正常表现脑白质的DTI定量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定量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在常规磁共振上表现正常的脑白质(NAWM),以及探讨其相关的微观病理改变.材料和方法:采用3.0T磁共振仪,对34例MS患者和25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均进行DTI检查.分别测量MS组和对照组的9个不同部位脑白质的平均弥散率(MD)和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值),这9个部位包括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内囊后肢、侧脑室旁白......

    作者:李郁欣;耿道颖;姜兴岳;李振新;吴平 刊期: 2007- 03

  • 主动脉缩窄及主动脉弓离断的电子束CT诊断

    目的:探讨电子束CT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弓离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共10例病人,年龄6-18岁,均经手术证实.对所有患儿行EBCT增强扫描,并对图像行三维重建.结果:10例病人术前均得到正确诊断,其中8例为主动脉缩窄,2例为主动脉弓离断.EBCT均显示了全部8例主动脉缩窄及其缩窄的程度、形态,并显示缩窄处与左锁骨下动脉的关系.其中6例(75%)为局限性狭窄,2例(25%)形成中-重度长管状......

    作者:文利;戴书华;邹利光;刘卫金;孙清荣;张冬 刊期: 2007- 03

  • 64层螺旋CT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1800例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的结果,统计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发生率.结果:1800例检查者中发现冠脉起源异常51例,发病率2.8%.包括右冠状动脉变异11例(21.6%)、左冠状动脉变异8例(15.7%)、左右冠均发生变异1例(2%)、单支冠状动脉1例(2%)、分支变异2......

    作者:田建明;萧毅;李晓明;弓静;王敏杰;生晶 刊期: 2007- 03

  • 64层CT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3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包括21例复合畸形、10例单纯室缺或房缺、2例主动脉弓离断;采用西门子SomatomSensationCardiac64层螺旋CT进行检查,扫描参数:120kV,100-500mAs,64×0.6mm,以1.5-3.5ml/s的速率经肘静脉注入25-80ml非离子型对比剂,舒张末期重建0.75mm横断面图像......

    作者:萧毅;田建明;弓静;李晓明;林琳;沈倩瑾;孙高峰 刊期: 2007- 03

  • 椎间盘突出激光减压术对血清磷脂酶A2活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犬椎间盘突出模型的经皮椎间盘激光减压术(PLDD)对血清磷脂酶A2(PLA2)活性的影响,初步研究PLDD对椎间盘突出治疗有效的非机械性机制.材料和方法:成年杂种犬15条,随机分为PLDD手术组、空白手术对照和空白对照组(n=5).麻醉后X线透视下向犬L3-4椎间盘髓核内注入生理盐水3ml,建立椎间盘突出模型.然后对手术组动物行PLDD手术,空白手术组行相同部位椎间盘穿刺.各组在建模前、......

    作者:陆勇;童国海;顾志冬;张仲伟;颜凌;陈克敏 刊期: 200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