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95年,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主办。主要栏目有:神经影像学、头颈部影像学、胸部影像学、腹部影像学、骨骼肌内影像学、儿科影像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等.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574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0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6-5741
- 国内刊号:31-17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数字化成像技术在定量钡糊排粪造影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本文前瞻性设计研究135例排便功能障碍者综合数字化成像技术检查方法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35例病人均经结肠运输试验、逼囊试验和采用数字化成像定量钡糊排粪造影检查并有完整资料.结果:数字化成像技术的应用,使操作更为方便,曝光时间短,从而缩短了检查时间,并能利用其实时透视、连续摄片、图像存'储及强大的后处理等功能,可为诊断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图像.结论:综合数字化成像技术定量钡糊排粪造影或同步阴道......
作者:周连高;翁晔敏;林静;张桂龙;施养德;杨万云 刊期: 2008- 04
-
小肠腺癌的MSCT诊断
目的:探讨小肠腺癌(SBA)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小肠镜、病理确诊的小肠腺癌病人(除外壶腹部、壶腹部周围腺癌及转移癌)MSCT资料.结果:56例SBA病例,发生于十二指肠29例,空肠18例,回肠9例.MS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51/56,91.1%),定位诊断准确率为(53/56,94.6%),根据病人的CT表现,可分为4型:缩窄型、溃疡浸......
作者:唐永华;缪飞;陈克敏;钟捷;朱晖 刊期: 2008- 04
-
星形细胞肿瘤周围区域波谱对肿瘤分级的价值
目的:探讨肿瘤周围区域的磁共振波谱在星形细胞肿瘤恶性程度分级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51例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肿瘤患者分为低度恶性(WHOⅠ~Ⅱ级)和高度恶性(WHOⅢ~Ⅳ级),所有病例术前均行二维多体素磁共振波谱检查,测量肿瘤周围区域代谢物的相对定量,进行统计学比较,同时获得ROC曲线.结果:高度和低度恶性星形细胞肿瘤的瘤周相同部位的比较显示在瘤周1、2区域Cho/Cr、Cho/NAA、NAA/Cr......
作者:齐志刚;李克;李坤成;沈天真;陈星荣 刊期: 2008- 04
-
小表观弥散系数对颅内少突胶质肿瘤分级及分型的价值
目的:评价小表观弥散系数对颅内少突胶质肿瘤分级及分型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4个病理证实为少突胶质肿瘤的病人(男性13人,女性11人,平均年龄45岁),包括4个Ⅲ级(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oligoastrocytomas,OA),6个Ⅲ级(间变型)少突胶质瘤(oligodendrogliomas,OD),2个Ⅱ级少突星形细胞瘤和12个Ⅱ级少突胶质瘤共4组.在肿瘤实质部分测定小表观弥散系数(min......
作者:刘权;彭卫军;周正荣;Danielle Baleriaux 刊期: 2008- 04
-
面孔识别中梭状回视觉加工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面孔识别中,梭状回视觉加工的基本功能.材料和方法:12位大学生对图片进行名人-非名人和男-女性别判断,以功能磁共振采集数据,AFNI软件处理数据.统计方法,首先画感兴趣区,计算个体感兴趣区的脑激活,用ANOVA和t-test进行组分析.结果:名人判断或性别判断都明显激活了梭状回,对左右侧分别进行名人与性别的差异性检验,差异性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梭状回不区分名人与非名人,不区分男女性......
作者:李健萍;黄勇 刊期: 2008- 04
-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MSCT表现
目的:分析局灶机化性肺炎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56例经病理证实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临床资料和MSCT表现.使用PhilipsBrilliance64层CT机和SiemensSomatomVolumeZoom4层CT机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结果:病灶贴近胸膜37例;类圆型30例,浸润型19例,实变型7例;7例边缘清晰、较光整,37例边缘不规则、锯齿状或有长短不一毛刺,......
作者:江一峰;叶剑定;陈群慧 刊期: 2008- 04
-
新生儿及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双源CT诊断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对新生儿及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新生儿及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年龄7d~20个月,采用DSCT心电门控下对比增强完成心脏检查,舒张末期重建原始图像,并在图形图像工作站完成多平面、大密度投影和三维容积漫游处理.同期所有病例均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1例进行心导管检查,8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8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DSCT共检出90处心内外结构异......
作者:冯越;杨光钊;黄小仙;翟立浩;牟彩云;蔡小芬;刘铁 刊期: 2008- 04
-
MR化学位移成像对血液病骨髓监测的初步研究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MR化学位移成像技术与血液病治疗中骨髓的细胞构成变化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35例确诊的恶性血液病病人通过MR化学位移成像及髂嵴穿刺活检进行对照分析,测定骨髓化学位移率(CSR)、细胞构成变化和肿瘤浸润分数(TF).同期30例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进行了髂骨的化学位移成像及CSR测定,对血液病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定量均值计算及相关分析.结果:血液病组CSR为0.696±0.236,对照组......
作者:武刚;张蕾;丁小龙;杨振燕 刊期: 2008- 04
-
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总结分析11例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的MR表现,总结其特征.结果:11例病人14个踝关节,17处病灶:胫骨远端7处,距骨滑车5处,胫骨干1处,胫骨内踝2处,腓骨外踝2处.MR形态特点:小碎片状2处;半月形5处;星芒状9处;不规则地图形1处.MR信号特点:9处病灶T1WI为等信号,8处为低信号;11处病灶T2WI表现为稍高信号,另6处病灶为等信号......
作者:黄越;徐学权 刊期: 2008- 04
-
磁共振成像在急性白血病骨浸润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RI成像在诊断急性白血病骨浸润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6例急性白血病病人且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与临床对照分析.结果:白血病骨浸润主要累及脊柱,也可见于四肢长骨、大关节、骨盆等.典型表现是溶骨性破坏.结论: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诊断急性白血病骨髓浸润的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特异性较高.......
作者:张沈荣;杨如武;杨谦;强永乾 刊期: 2008- 04
动态资讯
- 1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MRI表现
- 2 弥散张量成像在鉴别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
- 3 45例窦口鼻道复合体骨折CT诊断分析
- 4 3.0T高分辨MRI对颈动脉斑块分型的研究
- 5 3D打印技术在骨骼病变的应用进展
- 6 肺隐球菌病CT表现
- 7 肾周间隙积液的CT表现及解剖学基础
- 8 成人肠套叠64-MSCT表现及致病点识别
- 9 MRI和CT图像融合构建头面部分层网格模型的研究
- 10 儿童视-隔发育不良的MRI表现
- 11 数字工作记忆的正反序fMRI研究
- 12 髌腱腱病患者髌股关节排列的磁共振成像
- 13 眼眶血管外皮瘤影像分析
- 14 颅内动脉瘤的多层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 15 不同弥散强度对脑组织ADC值及FA值测定的影响
- 16 液体流率MR测量实验研究
- 17 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MRI诊断价值及原因探讨
- 18 3D-MRCP联合MRI及动态增强在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
- 19 股浅动脉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与狭窄程度及血流速度的关系
- 20 脑膜瘤和血管外皮瘤的磁共振波谱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