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95年,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主办。主要栏目有:神经影像学、头颈部影像学、胸部影像学、腹部影像学、骨骼肌内影像学、儿科影像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等.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574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0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6-5741
- 国内刊号:31-17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肝腺瘤的MR征象分析
目的:与病理对照,描述和分析肝腺瘤(HCA)的MR影像特征.方法:对15例病人共16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A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灶的大小,形态、平扫T1加权、T2加权信号强度及均匀性,有无含脂肪成分、出血、囊变坏死,动态增强的特征,有无假包膜,周围肝实质有无脂肪肝或肝硬化背景.结果:16个病灶大小2.5~29.0cm(平均10.3±7.5cm);13个(81.3%)病灶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
作者:徐鹏举;曾蒙苏;单艳;林江;纪元 刊期: 2013- 06
-
小肠出血性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主要影像学检查的技术要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诊断阳性率.方法:收集病理诊断为间质瘤的小肠出血病例17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小肠体层扫描(CT)、小肠稀钡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结果:DSA全腹部造影能发现早现的异常血管、微导管造影能发现长径3cm以下的肿瘤染色;CT检查前小肠扩张充盈准备要求高,止血成功后择期检查CT阳性率(8......
作者:倪志华;嵇鸣;宋恬;孙荣跃;吴堪华;殷士蒙 刊期: 2013- 06
-
高场2D-SSFSE和3D-FRFSE序列胆胰管成像质量及显示程度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3.0TMRI二维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2DSSFSE)与三维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3DFRFSE)序列MRCP成像,评价不同序列MRCP成像质量及胆胰管显示.方法:40例行高场MRCP检查患者,均行2D-SSFSE(TR/TE2840~6000/900ms,NEX1)和屏气3D-FRFSE(TR/TE2140/800ms,NEX1)序列MRCP成像.成像质量及显示程度由两名影像医师参照......
作者:刘念;黄小华;董国礼;高才良;于红梅;汤梦月 刊期: 2013- 06
-
消化道淋巴瘤的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消化道淋巴瘤的CT特征性表现,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学证实的50例消化道淋巴瘤的CT形态学的表现和强化方式,以及累及消化道的范围和侵犯消化道外脏器病变.结果:食管淋巴瘤2例,胃淋巴瘤23例,小肠淋巴瘤8例,大肠淋巴瘤17例.对消化道淋巴瘤的影像学检查、CT表现和CT强化密度作了比较,病变CT平扫CT值(38.68±5.48HU),动脉期CT值(56.48±8.36H......
作者:周连高;翁晔敏;林静;张贤龙;熊苗 刊期: 2013- 06
-
CT单能量成像在肝图像质量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成像对肝脏图像质量和诊断的影响.方法:对80例肝脏病变患者采用能谱成像模式扫描,获得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和能量为50keV和70keV的单能量图像,对三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肝脏病灶的CNR和图像噪声,同时对基于图像的诊断可靠性进行评级,统计方法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70keV单能量图像的主观评分较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增高,肝脏病灶的CNR增高而......
作者:沈慧娟;曾宪智;刘义军;葛莹;刘爱连 刊期: 2013- 06
-
肿瘤小ADC值在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肿瘤小ADC值在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常规MRI及DWI资料,其中低级别胶质瘤31例(Ⅰ级3例、Ⅱ级28例),高级别胶质瘤50例(Ⅲ级21例、Ⅳ级29例).在ADC图上测量肿瘤组织小ADC值.统计学方法应用成组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低级别胶质瘤平均小ADC值[(1.279±0.270)×10-3mm2/s......
作者:朱莉;任广;汤伟军;李克;耿道颖 刊期: 2013- 06
-
CareDose 4D技术在头颅CT检查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CareDose4D技术对头颅CT扫描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们医院进行头颅CT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常规固定管电压(130kV)和固定管电流(280mAs);B组:采用CareDose4D技术,质量参考毫安为240mAs.所有患者扫描结束后记录各自接受的辐射剂量: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
作者:钟智勇;汤伟军;李克 刊期: 2013- 06
-
MDCT冠状动脉造影心外意外发现处理策略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冠状动脉造影心外意外发现(EIF)的处理策略.方法:通过2009年10月至2012年4月间因怀疑冠状动脉病变而行MDCT冠状动脉造影的97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其EIF,即除观察冠状动脉、心脏及心包解剖外,还用肺窗、纵隔窗以及骨窗观察肺、纵隔、胸壁、大血管、脊柱以及部分上腹部脏器.在这些心外发现中去除已知的疾患,将EIF按照临床危险程度分为需要立即进一步检查并处理......
作者:邓小飞;舒政;葛琛瑾;孙凤;陈炯 刊期: 2013- 06
-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性纤维瘤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①胸腔8例(6例起源于脏层胸膜、2例起源于壁层胸膜),右肺1例,腹腔1例,盆腔2例,右鼻腔、左上颚及左上臂各1例.②肿瘤呈卵圆形7例,类圆形5例,铸型样2例,圆锥形1例;8例胸腔病灶宽基底贴附于胸膜、塑形性生长、4例跨叶间裂.③肿瘤边缘光整,12例有浅分叶,......
作者:王汉杰;夏淦林;丁勇生;司海峰 刊期: 2013- 06
-
周围型支气管铸型病变的CT初步分析
目的:分析周围型支气管铸型病变的CT表现及其性质.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表现为周围型(段及段以远)支气管铸型的孤立性病变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进行16层MSCT平扫,其中7例完成了增强检查.结果:单支支气管铸型病变14例,其中肺癌10例(71%),2例增强均明显强化者为肺癌.分支状支气管铸型病变7例,其中恶性2例(29%),增强强化的3例中2例为肺癌.所有12例肺癌仅4例进行了增强扫描,全部强化.......
作者:应碧伟;李惠民;章家铭;王伟根;高银 刊期: 2013- 06
动态资讯
- 1 弥散张量成像对脑出血患者远期四肢运动功能的评估比较
- 2 子宫瘢痕憩室MR动态增强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价值分析
- 3 脊柱良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 4 胆囊癌的CT诊断
- 5 多层CT血管成像在老年肾动脉狭窄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 6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 7 碘对比剂外渗皮肤反应不同治疗方案的对照研究
- 8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急性期和非急性期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 9 BI-RADS 4B类乳腺肿块的超声造影诊断
- 10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及肝血管瘤的超声鉴别诊断
- 11 甲状腺结节的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
- 12 四脑室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MRI特点
- 13 星形胶质细胞瘤微血管成分改变与瘤周水肿MRI相关因素分析
- 14 正常成人腰神经根解剖结构的MR研究
- 15 脑室内外神经细胞瘤的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 16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MSCT表现
- 17 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影像学诊断
- 18 胸骨骨折的多层螺旋CT诊断
- 19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物模型的MRI评价
- 20 MRI引导下乳腺定位活检术应用效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