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95年,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主办。主要栏目有:神经影像学、头颈部影像学、胸部影像学、腹部影像学、骨骼肌内影像学、儿科影像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等.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574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0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6-5741
- 国内刊号:31-17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大鼠C6胶质瘤模型建立及7T动物磁共振表现实验研究
目的:制备大鼠脑C6胶质瘤模型并进行7T磁共振成像(包括常规MRI、DWI、MRS、PWI),研究大鼠脑胶质瘤磁共振成像特点,优化成像序列及参数.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体重约200g;在立体定向仪下,以矢状缝旁1mm及冠状缝右侧约3mm确定为进针点,进针深度为5mm后拔出1mm,缓慢注入浓度为2x105个/μlC6胶质瘤细胞混悬液约10μl,注射10min,停针5min后拔出;种植后第7天进行......
作者:黄丙仓;耿道颖;刘培;郑海宁 刊期: 2011- 06
-
急性兔脑微栓塞模型的CT灌注成像研究
目的:建立稳定的兔脑微栓塞模型,探讨CT灌注成像(CTPI)技术对早期脑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种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其中A组5只,为假手术对照组;B组25只,为微栓塞组.分离右侧颈部血管,经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注入直径约0.5mm的SiO2颗粒10枚,栓塞后30min行CTPI,分别测量灌注异常侧与正常对侧的CBF、CBV及MTT值.24h处死动物取脑组织行HE染色.利用SPSS1......
作者:张放;姚振威;冯晓源;孙华平 刊期: 2011- 06
-
新型肠道对比剂Gd- nanoCPs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靶向MRI成像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探索经直肠灌注Gd-nanoCPs检测炎性肠病的预临床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凝结技术合成Gd-nanoCPs.采用5%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对正常组(n=14)、结肠炎组(n=14)分别灌注Gd-nanoCPs混悬液(10只),Gd-DTPA水溶液(2只)及尾静脉注射Gd-DTPA(2只),于灌肠前和灌肠20~12......
作者:程杰军;刘晓晟;朱君;许建荣;何丹农;吴连明;周涓;冯琦;朱炯 刊期: 2011- 06
-
脊柱血管瘤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分型与PVP的应用
脊柱血管瘤(VH)是常见的椎体良性肿瘤,是发生在椎体的血管错构瘤,通常无症状,少数可表现为侵袭性的.骨内脂肪基质含量的多少与病灶的侵袭性呈反比关系.脊柱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复杂.本文通过阐述脊柱血管瘤的病理与临床分型,并综合分析其X线CT、MRI表现及核医学图像特征,以此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刘孝萍;吴春根;李明华;李跃华 刊期: 2011- 06
-
儿童骨骼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表现
目的:了解儿童骨骼系统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发生率,提高对本病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LCH的临床资料和图像特点.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年龄3.5岁.临床表现包括因偶然发现局部软组织肿块12例,皮疹、贫血伴发热3例,因外伤后疼痛行X线检查发现局部病灶2例,反复发热伴局部疼痛2例,腰骶部疼痛伴大小便功能障碍1例.本组病例3例皮疹患者经皮肤活检证实,其......
作者:奚文华;周莺;顾晓红;朱铭 刊期: 2011- 06
-
低剂量CT扫描在肺部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讨论低剂量CT扫描在胸部穿刺活检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局限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在16排CT引导下行胸部穿刺活检术患者共80例,其中常规剂量扫描A组(200mA,重建层厚2.0mm,螺距16mm/rot)和低剂量扫描B组(10mA,重建层厚2.0mm,螺距23mm/rot)的患者各40例,比较两组穿刺CT扫描剂量、图像质量和穿刺结果成功率以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常......
作者:包明波;蒯新平;孟小茜;王智;董伟华;贾宁阳 刊期: 2011- 06
-
早期牙根纵裂的锥形束CT诊断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和常规X线根尖片,探讨早期牙根纵裂(简称“根裂”)的锥形束CT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临床检查可疑为根裂且通过X线根尖片不能确诊的患牙,拍摄锥形束CT(CBCT)判断是否存在根裂影像.早期根裂的CBCT诊断标准为:至少连续2个牙根断面上可见明显的低密度裂隙影或折断片明显移位.结果:所有病例经截根术和拔除患牙证实为牙根纵裂与CBCT检查诊断完全一致,CBCT能够发现常规X线根尖片不......
作者:宁放;余强;曹东 刊期: 2011- 06
-
纤维束示踪成像半定量与定量技术: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脑出血后运动功能预后评估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纤维束示踪成像半定量与定量技术分析皮质脊髓束(CST)损伤对脑出血后运动功能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2例累及基底节区、内囊或者放射冠区等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应用日本东京大学VolumeOne1.64和diffusionTensorVisualizerII(dTVII)软件进行白质纤维束的三维重建,通过感兴趣区(ROI)的设置得到患侧CST三维示踪图像,评......
作者:李静;李澄;王苇 刊期: 2011- 06
-
维吾尔族维-英双语者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BOLD)探讨维吾尔族维-英双语者接受两种语言刺激任务时,大脑语言功能区激活的异同.方法:20名健康维吾尔族维-英双语者进行fMRI检查,所有受试者均在10~12岁开始接受英语教育,并通过大学英语4~6级考试.fMRIBOLD检查采用组块设计,受试者分别接受维吾尔语及英语认知任务的视觉刺激并进行默读,所得图像数据经SPM5脑功能处理软件处理,生成脑激活图并进行分......
作者:王云玲;贾琳;汤伟军;王红;王皓;贾文霄 刊期: 2011- 06
-
颅颈CT血管造影的低kV技术评价
目的:采用低kV扫描可以明显降低CT的X线辐射.利用双源CT(DSCT)双能量采集头颈部血管造影的数据,研究其中的低kV采集的数据图像质量,进一步分析低kV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的20例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病例纳入研究,平均年龄63岁(44~75岁),全部采用SiemensSomatomDefinitionDSCT机,行双能量扫描;回顾性重建高千伏、低千伏以及融合双能量图像,分别测量颈总动脉......
作者:李玉华;柏梅;李惠民;冯赟;陆建平 刊期: 2011- 06
动态资讯
- 1 源自胃癌的转移性卵巢肿瘤的MRI研究
- 2 老年女性高血压病合并亚甲减患者头颅MR弥散加权成像ADC值特点探析
- 3 非增强螺旋CT三维重建在输尿管病变中的应用
- 4 胃癌16层螺旋CT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对比研究
- 5 螺旋CT泌尿系统重建成像在血尿诊断上的临床应用
- 6 基于体素的轻度阿尔茨海默病全脑灰质MRI成像分析
- 7 CTA原图像对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
- 8 应用功能磁共振研究学习对复杂加法的影响
- 9 桡神经的高频超声诊断研究
- 10 MR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11 前外踝撞击综合征的MRI诊断
- 12 MRI结合MRCP对肝门部胆管狭窄病因的评价
- 13 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累及肝肺的影像学表现
- 14 桥小脑角区肿瘤CT和MR诊断
- 15 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DWI及与肝损伤关系的研究
- 16 犬慢性缺血性肾病模型的建立及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行性评价
- 17 颅咽管瘤的病理分型及MRI特征对比分析
- 18 颅内恶性胶质瘤术后脑组织正常反应与术后残存的动态CT研究
- 19 小相对表观弥散系数值在低级别胶质瘤与反应性胶质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20 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平衡法心血池显像和心动超声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