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95年,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主办。主要栏目有:神经影像学、头颈部影像学、胸部影像学、腹部影像学、骨骼肌内影像学、儿科影像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574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0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6-5741
  • 国内刊号:31-17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6年第1期文章
  • 计算机辅助诊断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对肺结节检测的价值.材料和方法:从受检病人中随机抽取120例有肺部单发结节,直径9~30mm的病例,所有肺结节病灶均经病理证实.另从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120个年龄、性别构成与受检组相仿的作为对照组.两组胸片均经CT证实,并由多位放射学专家共同诊断.所有胸片均通过数字化放射成像获得.由5位高年资影像医生和5位低年资影像医生作为观测者分别对不用和用CAD输出图像的胸片进......

    作者:陈自谦;张碧云;陈建新;杨熙章;许有进 刊期: 2006- 01

  • 鼻腔和鼻窦炎性病变的CT表现及分型

    目的:探讨鼻腔和鼻窦炎性病变发生的病理和解剖依据以及分型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86例鼻腔和鼻窦炎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鼻腔和鼻窦炎性病变分为四型:①漏斗型,占15.1%;②窦口鼻道复合体型,占18.6%;③蝶筛隐窝型:未见单纯此型的病例;④息肉型,占30.2%;⑤另外混合存在,占36.1%.结论:各型鼻腔和鼻窦炎性病变除了与窦口鼻道复合体或蝶筛隐窝炎症直接有关外,与窦口鼻道复合体......

    作者:张承志;欧阳天昭;丁良新;许俊峰;杜敬仙 刊期: 2006- 01

  • CT、MRI配准对圆孔、卵圆孔、棘孔的显示

    目的:分析CT、MRI圆孔、卵圆孔及棘孔的显像及特征表现,探讨CT、MRI显示的圆孔、卵圆孔及棘孔在鼻咽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的意义.材料和方法:20例未经治疗的无脑神经侵犯鼻咽癌患者行CT、MRI扫描,在Pinnacle3(R)7.0工作站上采用互信息法配准后分析、评价圆孔、卵圆孔及棘孔在CT、MRI图像上显示特点.结果:在CT骨窗上圆孔显示为低密度的管状结构,卵圆孔及棘孔显示为低密度的孔状结构.7......

    作者:付杰;胡超苏;何少琴;周良平;顾雅佳 刊期: 2006- 01

  • 肺栓塞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导致咯血的介入治疗

    目的:通过肺动脉、支气管动脉造影分析慢性肺动脉栓塞后咯血的原因,并探讨对其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材料和方法:CT和导管法肺动脉造影证实的慢性肺栓塞13例,其中伴咯血7例(男性1例,女性6例).对咯血者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7例肺栓塞伴咯血者的支气管动脉造影均发现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咯血消失,短期随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是慢......

    作者:李文涛;王建华;欧阳强;李惠民;董生 刊期: 2006- 01

  • DSA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介入检查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DSA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介入检查和治疗中的应用技巧和价值.材料和方法:对我院介入中心近期20例经临床和MRI、MRV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进行DSA检查,并对其中15例经DSA检查证实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静脉接触溶栓和机械性溶栓,对其中2例静脉窦狭窄患者进行支架成形术.结果:正确应用DSA设备,选择适合图像采集方式,调整C型臂至显示病变的佳角度,合理调整高压注射器参数,提供清晰的......

    作者:王金龙;凌锋;吉训明;宋庆斌;黄居义;王玉林 刊期: 2006- 01

  • 松果体区病变的MRI和1H-MRS表现与病理相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松果体区病变MRI表现并探索1H-MRS及DWI对于鉴别松果体区病变的作用.材料和方法:松果体区病变患者共33例,其中男27例,女6例,年龄7~51岁,平均年龄21.3±10.3岁.全部33例都作了MRISE-T1WI,FSE-T2WI,PDWI,FLAIR及增强MRI成像检查.其中7例患者术前行1H-MRS和DWI检查.结果:大多松果体区病变有其特征的外形、信号强度及强化方式;MRS:......

    作者:童彤;姚振威;冯晓源 刊期: 200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