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95年,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主办。主要栏目有:神经影像学、头颈部影像学、胸部影像学、腹部影像学、骨骼肌内影像学、儿科影像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等.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574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0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6-5741
- 国内刊号:31-170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95年,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主办。主要栏目有:神经影像学、头颈部影像学、胸部影像学、腹部影像学、骨骼肌内影像学、儿科影像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等.
1.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文题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简明、确切,中文文题不超过20字。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两行(18个词)。题名内不应列入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代号,以及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等。
2.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作者姓名
中英文均标出所有作者姓名。
汉语拼音应按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写。建议:作者姓氏在前,全大写。名字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其间加半字线。多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如:林皋LINGao,钟万勰ZHONGWan-xie,欧阳华江OUYANGHua-jiang。
3.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要规范、统一、稳定,英文译名结尾处应加"China"。如: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4)不要只写"工程力学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SchoolofCivilEngineering&Architecture,DalianUniv.ofTechnol.,Dalian116024,P.R.C.)。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勿写成大连化物所或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对于多作者、多工作单位,应写成
LIZhi-gang1,CHENXiang-dong1,WANGPing2,ZHANGYU-shun3
1.StateKeyLab.ofStruct.Anal.ofInd.Equip.,DalianUniv.ofTechnol.,Dalian116024,P.R.C.;
2.Inst.ofEng.Mech.ofStateEarthq.Bureau,Harbin150080,P.R.C.;
3.Inst.ofEarthq.of GuangdongProv.,Guangzhou510070,P.R.C.
4.摘要
论著和综述类文章须附中、英文摘要,论著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3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笔者”等主语。中文摘要可简略些(300字左右),英文摘要相对具体(500个实词左右)。不应出现公式、图表、参考文献的序号;第一句不应与题名重复。英文摘要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尽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
5.关键词
论著需标引3~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MRI”应标引为“磁共振成像”。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6.文稿
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论著类、综述等一般不超过5000字,病例报告、简报等不超过1500字。并作以下说明:①利益关系陈述:所有作者必须陈述,是否在研究过程中或得到的研究结果受到了某机构或厂商的影响。科研基金资助的课题必须注明科研基金机构全称和资助号。②知情同意书陈述:所有被研究人员(志愿者和病人)必须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③动物研究的伦理陈述:所有研究人员必需提倡人道地进行动物实验,必须严格遵守动物实验的各项伦理条例。
(1)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2)图表每幅图(包括线条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图片请用Word文档的插入功能按照图序插在文后,图片请适当压缩,以免文档太大影响网络发送。图片不要标注再讨论中。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片说明资料应注明来源病例的性别、年龄和主要症状和体征。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图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直接注在图片上,并插在文内相应位置。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的部位。大体标本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3)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但血压计量单位恢复使用
毫米汞柱(mmHg),在首次使用应注明mmHg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
(4)数字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1组,组间空1/4汉字空,如“12,329.476,56”应写成“12329.47656”。但4位数字时不空,如“1234.5678”不写成“1234.5678”。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百分数的公差应写作(50.2±0.6)%,不宜写作50.2%±0.6%,不得写成50.2±0.6%。公差的表示,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的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75.4ng/L±18.2ng/L”,可以写作(75.4±18.2)ng/L,不得写作“75.4±18.2ng/L”。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cm×3cm×5cm,而不写成4×3×5cm3。
(5)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_)(中位数仍用M);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6)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7.参考文献
按GB7714-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讯者姓名和通讯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1)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的出版物,不得引用非正式出版物、内部出版物、未出版物。
(2)引用文献的作者为3人以上时,只写前3名作者的姓名,其后加“等”(英文文献用etal)。
(3)引用文献的著录格式参照国家相关部门最新颁布的标准GB/T7714,具体如下:
1)专著其格式为:
序号.著者.书名.版次(第1版不需标注).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页码。
例: [1]龚兰生.内科手册.第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6-59
[2]昂温G,昂温PS.外国出版史.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21-25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其格式为:
序号.析出文献的作者.析出文献题名//专著作者.专著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页码.
例: [1]白书农.植物开花研究//李承森.植物科学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46-163.3)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引用文献为杂志、刊物,其格式为:
序号.著者.题名.刊名,出版年,卷号:页码.
例: 陶江.密码数字.自然杂志,1984,7:527-528.
8.文章首页脚注
(1)通信作者单位名称,单位地址及邮政编码、常用联系电话、E-mail地址。
未注明通信作者,以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建议研究生以导师为通信作者。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资助项目名称,并在括号内写出批准号。中英文均要标出。
9.投稿方式
(1)本刊实行网络投稿,文字部分用Word格式,图片用TIF或JPG格式,图片像素不小于200百万。同时注明联系电话、传真号码以备用。
(2)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3)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请自留底稿,对不采用的稿件本刊将不予退稿,但回函阐明编委会退稿意见。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署名表,专有使用权即归本刊所有。本刊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本刊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4)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5)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40元。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论著和综述类文章赠当期杂志3册及当年杂志合订本1本。
(6)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和数字载体形式同时出版。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发文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总被引频次
-
1996~2007年上海地区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资格培训考试工作实践及体会
本文阐述了上海地区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资格培训考试工作实践中应抓住的五个重点环节,介绍了上海地区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资格培训考试历年报名人数、取得上岗证书情况及考生情况分析,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作者:徐英 刊期: 2008- 03
-
超声在预测不同部位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率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应用超声观察不同部位肝细胞肝癌的声像图特征,评估超声检查在预测不同部位的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过手术切除、且有术后随访结果的肝细胞肝癌178例,依据其不同发病部位进行分组,对肿块进行超声评估,使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声像图特征组间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不同发病部位、大小及边界组肿瘤术后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不同血供组肿瘤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检查通过分析肿块的声像......
作者:张海春;王怡;胡蓉菲;梁水庭;梁雪婧 刊期: 2014- 06
-
DCE-MRI技术评估脑胶质瘤不成熟微血管密度
目的:通过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获得容积转运参数(Ktrans)与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探讨DCE-MRI定量评估胶质瘤不成熟微血管密度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包括66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Ⅱ级27例,Ⅲ级8例,Ⅳ级31例.每名脑胶质瘤患者术前经过DCE-MRI检查获得胶质瘤的Ktrans与Ve的大值,术后胶质瘤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测量CD105阳性标记的......
作者:贾中正;曹亮;沈丹丹;张砚满;周学军 刊期: 2017- 04
-
电子束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的评价
目的:评价电子束CT(EBCT)肺扫描图像的三维重建效果及影响因素.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80例,均接受EBCT扫描.扫描条件:130kV/630mA,层厚/间隔分别有6mm/6mm、3mm/3mm、3mm/1.5mm和1.5mm/1.5mm等不同的扫描组合;扫描方式:连续容积扫描(CVS).其横断面图像转入Insight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重建方式为遮盖表面显示法(shadedsurfacedis......
作者:姚振威;沈天真 刊期: 2002- 03
-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腔镜外科手术切除的研究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和腔镜下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消融组19例和腔镜下手术组36例的术后住院天数、费用及并发症.结果:腔镜下手术组术后住院天数平均5.47±1.44天、平均住院费用21115±2964元、并发症发生率11.11%(4/36),微波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3.58±1.35天,平均住院费用21297±3855元,并发症发生率5.26%(1/19......
作者:曹伟田;王怡;周宁明 刊期: 2018- 03
-
颅后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手术前血管内栓塞治疗
目的:探讨术前血管内栓塞治疗对血管母细胞瘤手术切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6例经CT、MRI及DSA检查诊断为血管母细胞瘤患者(9例病变位于小脑半球,3例位于小脑蚓部,2例位于延髓,1例位于第四脑室,1例位于左侧CP角)手术切除前均在局麻下经微导管行供血动脉PVA颗粒栓塞.栓塞后1周内行手术切除肿瘤并病理检查.19例相似部位的未行术前栓塞而直接手术的颅后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作为对照组,两者作回顾性对......
作者:王巍;张晓龙;冷冰;宋冬雷;黄祥龙;冯晓源 刊期: 2004- 03
-
血源性脑及脑膜转移瘤中VEGF表达及磁共振检测
目的:探讨血源性脑及脑膜转移瘤中VEGF的表达水平及MRI检测意义.材料和方法:3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从颈总动脉行血脑屏障开放接种VX2癌细胞,单纯接种VX2癌细胞及单纯注射生理盐水.接种后1周开始在不同时间行MRI检查.病理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及脑膜转移瘤中的VEGF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脑膜成瘤率72%,脑内成瘤率62%.MRI表现为T1WI等信号,TaWI......
作者:张贵祥;刘豆豆;杨勇;尤志军;韩月东 刊期: 2001- 03
-
320层CT前瞻性门控窄窗和靶向扫描方式在低心率冠状动脉成像中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前瞻性心电门控窄窗扫描与靶向扫描方式在320层冠状动脉成像中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方法:对临床拟诊冠心病、心率<65次/min的200例患者依次分别采用前瞻性门控窄窗扫描和靶向扫描方式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方案,分为P组(Prospect-iveCTA前瞻组,70%~80%的窄曝光窗)和T组(TargetCTA靶向组,固定期相75%曝光窗),评价两组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结果:P组和......
作者:叶国伟;邹建勋;陈旭高;李旭丹;季中;项万青 刊期: 2015- 02
-
颅颈CT血管造影的低kV技术评价
目的:采用低kV扫描可以明显降低CT的X线辐射.利用双源CT(DSCT)双能量采集头颈部血管造影的数据,研究其中的低kV采集的数据图像质量,进一步分析低kV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的20例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病例纳入研究,平均年龄63岁(44~75岁),全部采用SiemensSomatomDefinitionDSCT机,行双能量扫描;回顾性重建高千伏、低千伏以及融合双能量图像,分别测量颈总动脉......
作者:李玉华;柏梅;李惠民;冯赟;陆建平 刊期: 2011- 06
-
《肝癌CT图谱》出版
......
作者:陈栋 刊期: 2003- 06
动态资讯More >
- 1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动态增强MRI半定量
- 2 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
- 3 体表压痛点标记法CT检查在基层医院细微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4 计算机虚拟X线影像导航定向技术在腰椎椎节稳定手术中的应用
- 5 USPIO增强MRI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实验研究
- 6 肺淋巴管肌瘤病CT特点及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
- 7 BI-RADS 4B类乳腺肿块的超声造影诊断
- 8 婴幼儿梅克尔憩室的超声诊断要点及漏诊误诊分析
- 9 应用类同轴技术开展肾脏相位成像的实验研究
- 10 DWI和SWI在颅后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 11 外周性神经外胚层瘤的CT与MRI诊断
- 12 直接性门腔分流与TIPS术的比较研究
- 13 不同性别海洛因依赖者低频振幅的差异
- 14 乳腺肿瘤弥散系数与分子生物学相关性研究
- 15 骨化性肌炎的影像学诊断
- 16 表观弥散系数值在儿童颅后窝常见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17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CT诊断
- 18 单一时相前瞻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 19 原发性卵黄囊瘤的超声表现
- 20 CT仿真冠状动脉内镜的临床应用